舞台上,鼓密弦繁,岳飞大战完颜粘罕;舞台下,观众的叫好声一浪高过一浪,掌声不断……
7月29日晚,石家庄市丝弦剧团在广州红线女大剧院成功演出经典名剧《宗泽与岳飞》,圆满完成了“北戏南下,南戏北传”的交流演出任务。
两天演出,市丝弦剧团全体演职员以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、精彩的艺术表演在广州刮起了一阵石家庄丝弦风。

鼓韵戏魂唱响石家庄好声音
本次到广州演出,石家庄市丝弦剧团在红线女大剧院演出了经典剧目《杨门女将》和《宗泽与岳飞》两出大戏!
红线女大剧院为广州粤剧院新址,是一座专业戏曲演出剧场,深受广州戏迷推崇。建筑整体以红色为主基调,取南国红豆之意,以粤剧正印花旦的服饰“凤冠霞帔”“水袖流苏”为设计理念,漂亮、现代。

7月28日首演当晚,许多观众闻讯而来,早早等在剧院门口。大戏开场,演员一亮相,整齐的阵容、靓丽的舞台呈现就赢得观众热烈的掌声。
整场演出,精彩的表演、紧凑的剧情,令观众看得津津有味。特别是后半场,紧张的武戏打斗、密集的锣鼓点,共同营造出战场上鼓角争鸣的壮观场景,观众看得倍感振奋,此起彼伏的掌声和叫好声响彻全场。观众们纷纷表示,乐队锣鼓点真带劲儿,听着过瘾。

令观众惊喜的是,《宗泽与岳飞》演出落幕,广州粤剧院的演员登台演唱了岳飞的《满江红》,演绎了一段南北戏曲艺术同台交流的佳话。
演出散场了,不少走出剧院的观众,再次来到丝弦剧团的大幅演出海报前,回味着刚刚看过的演出,意犹未尽。
反响良好,艺术交流绽放异彩
石家庄市丝弦剧团在广州的演出,获得了当地观众的广泛好评,不少人表示,之前没有听过石家庄丝弦,这次看了《杨门女将》和《宗泽与岳飞》,感觉既好听,又好看。

演出中场休息时,观众纷纷拥到乐池前,和乐队老师交流。一位李女士说,丝弦剧团乐队很棒,他们的演奏是带有感情的,把故事都给你表现了出来。
观众苟红春看了《杨门女将》连声说好,他表示,戏很好看,整场戏矛盾冲突点很多,结构紧凑,特别是寿堂变灵堂,杨家女将全部来请缨出战,看得人热血沸腾,很过瘾。

李殿东是河北老乡,定居广州多年,这次能看到家乡戏感到由衷幸运,他希望多些这样的交流演出,让外地的河北人有看家乡戏的机会,以慰思乡之情。
陈小燕带着上小学的儿子来看演出,她说,孩子经常在书本上看到杨家将、岳飞的历史故事,这次通过戏剧,这些书本上的人物生动真实地展现在面前,孩子看得很兴奋。

今年以来,石家庄和广州的艺术院团双向奔赴,进行交流演出,反响良好。
对此,石家庄市艺术研究院党委书记吴合利表示,为了弘扬戏曲文化,我市今年加大了引进来、走出去的文化交流力度,在5月份把广州粤剧院的剧目引进到石家庄演出。这次又把市丝弦剧团的两出大戏带到了广州进行交流,主要就是为了锻炼队伍,开阔视野,开展不同剧种之间的交流,为“点亮北方戏窝子”作出石家庄贡献。
丝弦传承,青年演员渐入佳境
记者注意到,最后一场演出结束后,演职员把舞台、后台走廊、服装室、化妆室等收拾得干净整齐、一尘不染,良好的团风让人感动。
市丝弦剧团团长刘如夺说,他们每次下乡演出都是这样,这是剧团形象,到全国的舞台上演出,是石家庄形象。

石家庄市丝弦剧团的良好团风还表现在很多方面,剧团行当齐全,从演员、乐队到行政后勤,没有一个外聘人员。在工作上,大家充分发挥戏曲行业一棵菜的精神,风清气正。

在《宗泽与岳飞》的演出中,饰演宗泽和岳飞的是两名青年演员。对此,刘如夺表示,多演出是戏曲演员成才的必经之路,在复排此剧时,为了锻炼青年演员,配备了两套演员阵容,这次来广州演出,就是想锻炼队伍,尽量让大家都登台亮相,让更多的中老年演员退居幕后,甘当绿叶,为青年演员服务。

青年演员张杰,在《宗泽与岳飞》中饰演岳飞,他曾跟团到北京、上海、香港、呼和浩特等多地演出。他说,有机会在全国舞台上演出,开阔了视野,增长了见识,也让自己有了目标和动力。
香港西九文化区管理局主管钟珍珍是第一次看丝弦戏,记者采访时,她连说了几个不得了。她认为,文戏唱得好,武戏也很精彩,而且看到了很多年轻的面孔,每个人都演得那么好,石家庄丝弦的传承不得了,未来充满希望。